新闻动态

北平解放后,诚邀国军上将为我党效力,他说我要当主人,不当奴仆_冯钦哉_蒋介石_邓宝珊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33

1948年12月25日,中共中央发布公告,决定将傅作义与蒋介石等人一同列为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。这一决定让本就担心自己在和平解放后无法得到中共宽恕的傅作义,陷入了更深的绝望。他无法承受被列为头等战犯的打击,精神上几乎崩溃,整日沉浸在消沉与困惑之中。就在他迷茫之际,马占山提出了一个建议:让邓宝珊出面,解决当前困境。那么,究竟由谁来请邓宝珊呢?
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他们决定找到冯钦哉来担当此任。冯钦哉作为华北剿总副司令之一,与邓宝珊有着深厚的交情,二人同为西北军出身,因此关系非常亲近。1949年初,冯钦哉接受任务,亲自前往绥远,将邓宝珊接到北平。最终,邓宝珊以傅作义的全权代表身份,顺利与解放军代表达成了和平协议。北平能够和平解放,冯钦哉功不可没。

展开剩余81%

鉴于冯钦哉在和平解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,党内考虑将他安排到一个合适的职位。然而,冯钦哉却拒绝了这一提议,公开表示:“我要当主人,不当奴仆。”这番话令人震惊:一位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,竟在被中共接纳后如此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意图。难道他对未来有着不同的打算?

冯钦哉出生于1890年,山西万泉县(今改名万荣县)。他从小性格倔强,脾气暴躁。记得有一次,他把庙里的佛像琉璃珠眼睛抠下,家人忍无可忍,只得将他赶出家门。从此,他独自一人流浪江湖,靠自己讨生活。

冯钦哉虽身世贫寒,但他酷爱读书。1906年,他进入运城宏道学堂,结识了王弼臣与李正卿。在两人的介绍下,他于1909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,随后还参加了太原起义。1913年,他投身军队,成为山西陆军暂编师直属骑兵团第二营的军需长。翌年,他主动脱离晋军,前往内蒙古参加讨袁行动,虽然未能成功,甚至被袁世凯通缉,但冯钦哉并未气馁,反而更加积极地联络志同道合之士,再次筹划起义。

在这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,冯钦哉不断历练,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,并最终得到了孙中山的关注。随着山西军队的变动,冯钦哉成为杨虎城的得力助手,逐步晋升为第十军第一师师长。1929年,蒋介石、冯钦哉、阎锡山之间爆发的战争,使冯钦哉的名声大噪。

特别是在洛阳一战中,冯钦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率兵偷袭唐生智的部队,成功击退敌军,令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,甚至亲自到驻马店慰问并给予两万大洋的奖励。冯钦哉凭借这次战功,迅速获得蒋介石的青睐。然而,他因性格直率、不拘小节,渐渐与蒋介石产生了矛盾。

冯钦哉坚决主张抗日,曾在大荔组织召开反对日本侵略的经济大会,并批评当时国民党内的内部斗争,认为应该集中精力抗击日本,而非消耗力量镇压国内的叛乱。1931年,他在南京出席国民党四权大会时,直接批评蒋介石的政策,称打甘肃不过是浪费兵力,而东北已经沦陷,战事严峻。蒋介石对此不满,心生嫌隙。接下来的几年,冯钦哉屡次与蒋介石产生矛盾,甚至公开拒绝执行蒋的命令,显示出他的坚定立场。

1936年,西安事变爆发,冯钦哉依旧支持蒋介石,坚决反对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行动。他认为自己应该站在蒋介石一方,而在事变后,他自任“讨逆军总司令”,高呼“讨逆贼,救圣驾”的口号,参与营救蒋介石。

随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,冯钦哉的军队被扩编为第二十七路军,他继续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。然而,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,冯钦哉参与了多次战斗,表现出色,尤其在娘子关战役中,指挥部队成功防御住了日军进攻。尽管在战争中屡次获胜,冯钦哉与蒋介石的关系逐渐恶化,蒋介石最终决定将他调离重要战区,并逐步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。

抗战胜利后,冯钦哉被调任到一些次要职务,始终未能恢复到以前的军事领导地位。他对蒋介石的处理颇感不满,但依然保持冷静,未曾反抗。最终,冯钦哉选择了安逸的生活,隐居西安,开始种花养鸡,过起了宁静的退休生活。

1956年,随着新中国的崛起,冯钦哉意识到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贡献,便决定重新投入工作。他成为北京市第一届政协委员,开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,帮助人民解决民生问题。1963年1月22日,冯钦哉在西安家中因病去世,享年七十四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